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拼音

Tài xū shēng yuè yùn, zhōu zǐ zhī tiān fēng.
Guà xí hòu míng fā, miǎo màn píng hú zhōng.
Zhōng liú jiàn kuāng fù, shì yā jiǔ jiāng xióng.
Yǎn dǎn níng dài sè, zhēng róng dāng shǔ kōng.
Xiāng lú chū shàng rì, pù bù pēn chéng hóng.
Jiǔ yù zhuī shàng zǐ, kuàng zī huái yuǎn gōng.
Wǒ lái xiàn yú yì, wèi xiá xī wēi gōng.
Huái hǎi tú jiāng bàn, xīng shuāng suì yù qióng.
Jì yán yán qī zhě, bì qù dāng lái tóng.

注释

  1. 彭蠡湖:鄱阳湖古称
  2. 太虚:天空
  3. 月晕:月光透过云层的光环(风雨征兆)
  4. 匡阜:庐山别称
  5. 黤黕:深青色
  6. 尚子:东汉隐士尚长
  7. 远公:东晋高僧慧远
  8. 限于役:因公务羁绊

译文

天空现出月晕,
船夫知晓将起风。
张帆待天明出发,
驶向浩渺湖心。
中流望见庐山,
威势压倒九江。
青黑山色如黛,
巍峨直指破晓天空。
香炉峰朝阳初升,
瀑布飞溅成虹。
久想追随尚长隐居,
此刻更怀念慧远。
我因公务缠身,
无暇稍作停歇。
淮海旅程过半,
岁月又将岁终。
寄语岩居隐士:
终当来与你们同道。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十五年(727年)冬,孟浩然39岁赴扬州途中经鄱阳湖时。诗人面对庐山胜景,抒发”仕隐矛盾”的典型盛唐士人心态。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巨景描写:以”势压九江雄”展现山岳魄力
  • 光色运用:月晕→黛色→虹霓的光谱渐变
  • 时空架构:太虚(天)→平湖(地)→星霜(时)
  • 用典自然:尚子、远公的隐逸符号
  1. 思想内涵:
  • 仕隐观:”限于役”与”怀远公”的矛盾
  • 自然观:对庐山”崇高美”的发现
  • 历史观:隐士传统的当代回应
  • 生命意识:”星霜岁欲穷”的紧迫感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评:
    “四十字写尽庐山魂魄,结语尤见盛唐气象。”
  2. 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
    “孟公山水诗至此,已开李太白先声。”
  3.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前半雄浑,后半超逸,兼擅其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