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拼音

Cuì wēi zhōng nán lǐ, yǔ hòu yí fǎn zhào.
Bì guān jiǔ shěn míng, zhàng cè yī dēng tiào.
Suì zào yōu rén shì, shǐ zhī jìng zhě miào.
Rú dào suī yì mén, yún lín pō tóng diào.
Liǎng xīn xǐ xiāng dé, bì jǐng gòng tán xiào.
Míng hái gāo chuāng mián, shí jiàn yuǎn shān shāo.
Miǎn huái chì chéng biāo, gèng yì lín hǎi jiào.
Fēng quán yǒu qīng yīn, hé bì sū mén xiào.

注释

  1. 翠微寺:终南山著名佛寺
  2. 空上人:法号”空”的僧人
  3. 返照:夕阳余晖
  4. 沈冥:沉思冥想
  5. 赤城标:天台山赤城山标志
  6. 临海峤:临海高山
  7. 苏门啸:阮籍在苏门山的长啸(喻高士行为)

译文

终南山深处的翠微寺,
雨后最宜看夕阳返照。
久闭禅房沉思冥想,
今拄杖登山远眺。
来到幽居的僧人禅房,
方知静修之妙。
儒家与佛家虽不同门,
山水情怀却颇相投。
两心相悦甚欢喜,
整日共谈笑。
傍晚高窗下安眠,
时见远山野火燃烧。
遥想天台赤城胜景,
更忆临海高山风貌。
风泉自有清雅音韵,
何必学阮籍苏门长啸。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孟浩然游历长安时期,时年47岁。诗人造访终南山佛寺,记录与僧人的思想交流,展现其三教融通的开放心态。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光影捕捉:”雨后返照”的瞬间美感
  • 空间建构:禅房→远山→赤城的视野拓展
  • 声景经营:”风泉清音”的自然天籁
  • 用典翻新:”苏门啸”的创造性转化
  1. 思想内涵:
  • 宗教观:儒释道三教调和
  • 自然观:山水作为精神媒介
  • 交友观:”两心相得”的知音模式
  • 审美观:对”静者妙”的境界体认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评:
    “结句翻案,见孟公胸次。”
  2.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
    “云林同调四字,说尽三教合一妙理。”
  3.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风泉清音,可抵一部《楞严》。”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