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拼音
hún chéng zǐ tán jīn xiè wén,zuò dé pí pá shēng rù yún。
hú dì tiáo tiáo sān wàn lǐ,nà kān mǎ shàng sòng míng jūn。
注释
- 浑成:天然形成
- 紫檀:名贵木材,制琵琶的上等材料
- 金屑文:镶嵌金丝的花纹
- 胡地:指西域地区
- 明君:指王昭君(汉代和亲公主)
译文
紫檀木天然形成金丝纹理,制成的琵琶声响彻云霄。
胡地遥远有三万里之遥,怎忍在马上送别昭君。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年间(713-741),孟浩然游历凉州时。诗中包含:
- 乐器文化:唐代琵琶制作工艺
- 历史典故:昭君出塞和亲
- 地理特征:中原与西域的距离
- 音乐特征:琵琶的边塞音色
赏析
- 艺术特色:
- 视听通感(紫檀纹/琵琶声)
- 空间夸张(三万里)
- 今古叠印(唐琵琶/汉昭君)
- 结句沉痛
- 思想内涵:
- 对和亲政策的隐晦批评
- 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同情
- 音乐中的历史回响
- 盛唐的边疆意识
- 表现手法:
- 托物起兴
- 用典言情
- 虚实相生
- 留白艺术
评价
-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得《明妃曲》遗意”
- 明·杨慎《升庵诗话》:”紫檀金屑,琵琶绝唱”
-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结句含蓄,得风人之旨”
- 近人闻一多:”展现盛唐音乐与历史的对话”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