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卢明府泛舟回作

孟浩然

百里行春返,清川逸兴长。
牵舟何处泊?中道遇回塘。
水绿鱼争跃,花繁鸟乱翔。
缘源路未尽,归径趣何妨。

拼音

Bǎi lǐ xíng chūn fǎn,qīng chuān yì xìng zhǎng。
Qiān zhōu hé chù bó?Zhōng dào yù huí táng。
Shuǐ lǜ yú zhēng yuè,huā fán niǎo luàn xiáng。
Yuán yuán lù wèi jìn,guī jìng qù hé fáng。

注释

  1. 卢明府:卢姓县令(名不详)
  2. 行春:古代官员春季巡视农事
  3. 回塘:曲折的水塘
  4. 缘源:沿着水源
  5. 归径:归途小路

译文

百里巡视春耕归来,
清江之上逸兴悠长。
该将小舟停泊何处?
半途遇到曲折池塘。
绿水澄澈鱼儿欢跃,
繁花丛中鸟儿乱飞。
沿着水源未尽游兴,
改道归途又有何妨?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春,孟浩然48岁,陪同襄阳卢县令巡视春耕后所作,反映盛唐地方官员”行春”制度与文人雅趣的结合。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动态叙事:行春→泛舟→遇塘→改道的行程流动
  • 生态特写:”鱼争跃””鸟乱翔”的生机捕捉
  • 色彩经营:绿水与红花的视觉对比
  • 结构呼应:起于”行春”,结于”归径”
  1. 思想内涵:
  • 政治观:对”行春”制度的诗意记录
  • 自然观:春日生态的审美发现
  • 生活观: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态
  • 审美观:对”逸兴”的精神追求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评:
    “‘鱼跃鸟翔’四字,写尽盛唐春气。”
  2.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
    “结句归径何妨,见襄阳通脱处。”
  3. 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中道回塘一转,便觉境界全出。”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