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宫

孟浩然

秦城旧来称窈窕,汉家更衣应不少。
红粉邀君在何处,青楼苦夜长难晓。
长乐宫中钟暗来,可怜歌舞惯相催。
欢娱此事今寂寞,惟有年年陵树哀。

拼音

qín chéng jiù lái chēng yǎo tiǎo,hàn jiā gēng yī yīng bù shǎo。
hóng fěn yāo jūn zài hé chù,qīng lóu kǔ yè cháng nán xiǎo。
cháng lè gōng zhōng zhōng àn lái,kě lián gē wǔ guàn xiāng cuī。
huān yú cǐ shì jīn jì mò,wéi yǒu nián nián líng shù āi。

注释

  1. 长乐宫:汉代著名宫殿,借指唐代宫廷
  2. 窈窕:形容女子美好(典出《诗经·关雎》)
  3. 更衣:帝王更衣处(暗喻后宫嫔妃)
  4. 红粉:指宫中佳丽
  5. 青楼:此处指宫廷建筑(非后世妓院意)
  6. 陵树:帝王陵墓树木(象征王朝兴衰)

译文

秦宫佳丽素以美貌著称,汉室更衣的嫔妃更不在少数。
红粉佳人如今邀君何处?深宫长夜漫漫何时天明。
长乐宫里钟声暗中传来,可叹歌舞依旧按时相催。
往昔欢娱今已成寂寞,唯有陵墓树木岁岁含悲。

背景

此诗约作于开元后期(730-740年),孟浩然漫游长安时。诗中包含:

  1. 历史背景:借汉讽唐的文学传统
  2. 政治隐喻:开元后期渐显的奢靡之风
  3. 宫廷现实:唐代后宫的真实生态
  4. 时间意识: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

赏析

  1. 艺术突破:
  • 时空折叠(秦-汉-唐三重时空)
  • 声景反衬(钟声/寂寞)
  • 意象系统(红粉-青楼-陵树)
  • 结句升华
  1. 思想价值:
  • 对宫廷奢靡的深刻批判
  • 对宫女命运的终极关怀
  • 历史循环意识的觉醒
  • 盛唐文人独立精神的彰显
  1. 结构创新:
    历史追忆→现实质问→场景特写→哲理升华
    四段螺旋式结构

评价

  1. 宋·刘辰翁《须溪评点》:”‘陵树哀’三字,一部《长恨歌》胚胎”
  2. 明·胡应麟《诗薮》:”结句较’铜雀春深’更觉沉痛”
  3.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不言讽而讽愈深”
  4. 近人陈寅恪:”唐代宫怨诗的政治哲学高度”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