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盈盈楼上女

孟浩然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
妆成卷帘坐,愁思懒逢衣。
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
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拼音

fū xù jiǔ lí bié,qīng lóu kōng wàng guī。
zhuāng chéng juǎn lián zuò,chóu sī lǎn féng yī。
yàn zi jiā jiā rù,yáng huā chù chù fēi。
kōng chuáng nán dú shǒu,shuí wèi bào jīn huī。

注释

  1. 青楼:此处指女子居所(非后世妓院意)
  2. 逢衣:整理衣裳(典出《诗经》)
  3. 金徽:琴上金饰的徽位,代指音信
  4. 杨花:柳絮,象征飘零
  5. 空床:典出《古诗十九首》”空床难独守”

译文

丈夫久别未归,独坐闺阁空望。
梳妆后卷帘呆坐,愁绪满怀懒整衣裳。
家家的燕子都已归巢,处处的杨花漫天飘飞。
独守空床实在难熬,谁能为我传递音信?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中期(720-730年),孟浩然漫游吴越时。诗中包含:

  1. 社会现实:唐代商人远游现象
  2. 家庭伦理:夫妻长期分离的困境
  3. 季节特征:暮春时节的物候变化
  4. 文学传统: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发展

赏析

  1. 艺术突破:
  • 空间对照(室内:卷帘/空床|室外:燕子/杨花)
  • 动静结合(静坐的思妇|飞舞的杨花)
  • 双重用典(”逢衣”《诗经》/”空床”《古诗》)
  • 结句设问
  1. 思想价值:
  • 对商妇命运的深刻同情
  • 对婚姻制度的隐性批判
  • 自然意象的情感投射
  • 盛唐诗歌的人本精神
  1. 结构创新:
    现状陈述→行为描写→景物反衬→情感爆发
    四重递进结构

评价

  1. 宋·刘辰翁《须溪评点》:
    “‘懒逢衣’三字,曲尽闺中情态”
  2. 明·钟惺《唐诗归》:
    “结句问而不答,愈见沉痛”
  3.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
    “杨花燕子,景中自含比兴”
  4. 近人闻一多:
    “唐代闺怨诗的现实主义杰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