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王侍御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拼音

Jì jì jìng hé dài,zhāo zhāo kōng zì guī。
Yù xún fāng cǎo qù,xī yǔ gù rén wéi。
Dāng lù shuí xiāng jiǎ,zhī yīn shì suǒ xī。
Zhǐ yīng shǒu jì mò,hái yǎn gù yuán fēi。

注释

  1. 王维:盛唐著名诗人,时在长安为官
  2. 寂寂:冷落寂寞貌
  3. 芳草:喻理想境地
  4. 当路:当权者
  5. 相假:相助
  6. 故园扉:故乡的门

译文

寂寞等待终无果,
日日空手独自回。
想要追寻理想去,
却憾要与故友别。
当权者谁肯相助?
知音世上本稀少。
只该甘守寂寞去,
回乡闭门度余生。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年)春,孟浩然41岁长安求仕失败离京时。作为与王维的临别赠诗,反映盛唐文人”仕隐两失”的典型困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复沓手法:”寂寂””朝朝”的叠加渲染
  • 矛盾心理:寻芳草(出)vs守寂寞(处)的撕扯
  • 对比结构:世态炎凉(前六句)vs自我抉择(后二句)
  • 意象经营:芳草(理想)与扉(现实)的象征
  1. 思想内涵:
  • 政治观:对权贵冷漠的失望
  • 友情观:知音难得的珍视
  • 生命观:主动选择的寂寞
  • 地域观:长安(功名)vs故园(本真)的对立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评:
    “‘世所稀’三字,说尽古今才士之痛。”
  2.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
    “结句掩扉,见襄阳真骨相。”
  3.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通首一气旋折,神味在言外。”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