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拼音
Yī qiū cháng yù wò,sān jìng kǔ wú zī。
Běi tǔ fēi wú yuàn,dōng lín huái wǒ shī。
Huáng jīn rán guì jìn,zhuàng zhì zhú nián shuāi。
Rì xī liáng fēng zhì,wén chán dàn yì bēi。
注释
- 远上人:法号”远”的高僧
- 一丘:隐居之地(典出《汉书》)
- 三径:隐士庭院小路(典出陶渊明)
- 北土:指长安
- 东林:庐山东林寺(远上人修行处)
- 燃桂:喻长安物价高昂(典出《战国策》)
- 凉风至:典出《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
译文
常想隐居山林,
却苦无资财修园径。
长安非我所愿,
心中怀念东林师尊。
钱财如燃桂木耗尽,
壮志随年岁衰退。
日暮凉风袭来,
蝉鸣更添伤悲。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十六年(728年)秋,孟浩然40岁长安求仕困顿时。通过寄诗僧友,表达”仕隐两难”的典型盛唐文人困境。
赏析
- 艺术特色:
- 双典起兴:一丘(仕)与三径(隐)的矛盾
- 对比结构:北土(现实)vs东林(理想)
- 经济隐喻:”燃桂”的生存压力
- 声景烘托:凉风蝉鸣的悲秋氛围
- 思想内涵:
- 经济观:寒士在京的生存困境
- 宗教观:对佛门清净的向往
- 生命观:壮志消磨的时间焦虑
- 交际观:方外之交的精神慰藉
评价
- 宋代刘辰翁评:
“‘燃桂’二字,写尽长安旅况。” - 明代钟惺《唐诗归》:
“结句蝉悲,古今落魄同感。” - 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
“前四句辗转反侧,后四句凄凉欲绝。”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