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然。
拼音
yì sú fēi xiāng sú,xīn nián gǎi gù nián。
jì mén kàn huǒ shù,yí shì zhú lóng rán。
注释
- 张将:姓张的将领(名不详)
- 蓟门:幽州治所,今北京西南
- 火树:指元宵灯火
- 烛龙:神话中衔烛照明的神龙(典出《山海经》)
- 然:同”燃”
译文
异地风俗不同于故乡,新春已替旧岁时光。
蓟门观赏元宵灯火,疑是烛龙衔炬辉煌。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年)元宵,孟浩然42岁游历幽州时。诗中包含:
- 节庆背景:唐代元宵观灯盛况
- 地理特征:边城蓟门的特殊风貌
- 神话元素:烛龙传说的化用
- 情感特征:客居异乡的独特感受
赏析
- 艺术特色:
- 今古交融(元宵灯火/烛龙神话)
- 空间对照(异俗/乡俗)
- 意象创新(火树喻龙)
- 结句奇幻
- 思想内涵:
- 对边地节庆的新奇感受
- 神话与现实的艺术嫁接
- 时空交替的生命感悟
- 盛唐边城的独特风貌
- 表现手法:
- 神话用典
- 即景抒情
- 虚实相生
- 留白艺术
评价
- 宋·刘辰翁:”‘烛龙然’三字,得边城观灯神髓”
- 明·胡应麟:”结句奇幻,开长吉先声”
- 清·王士禛:”二十字中,有万里之势”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