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拼音
Guà xí jǐ qiān lǐ,míng shān dōu wèi féng。
Bó zhōu xún yáng guō,shǐ jiàn xiāng lú fēng。
Cháng dú yuǎn gōng zhuàn,yǒng huái chén wài zōng。
Dōng lín jīng shè jìn,rì mù kōng wén zhōng。
注释
- 浔阳:今江西九江
- 挂席:张挂船帆(指行船)
- 香炉峰:庐山北峰
- 远公:东晋高僧慧远
- 尘外踪:超脱尘世的行迹
- 东林精舍:庐山东林寺
- 空闻钟:只听到钟声(暗示未亲至)
译文
扬帆航行数千里,
未曾遇见一座名山。
停船浔阳城郭外,
才见巍峨香炉峰。
曾读慧远大师传,
永怀他超尘行踪。
东林寺近在咫尺,
暮色中空闻钟声。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秋,孟浩然45岁游历江右时。通过遥望庐山,表达对慧远高僧的追慕,体现其晚年佛教思想倾向。
赏析
- 艺术特色:
- 悬念设置:前二句铺垫名山难遇
- 视觉引导:由”都未逢”到”始见”的转折
- 声景交融:暮钟的宗教氛围渲染
- 虚实相生:远公(虚)与钟声(实)的呼应
- 思想内涵:
- 宗教观:对净土宗的向往
- 历史观:对慧远精神的追慕
- 空间观:可望不可即的禅意
- 审美观:”空闻钟”的含蓄之美
评价
- 宋代苏轼评:
“‘空闻钟’三字,已得禅家三昧。”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后四句一气旋折,渐入妙境。” - 清代王士禛《渔洋诗话》:
“襄阳此作,神韵在笔墨之外。”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