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jù liù shǒu
绝句六首
rì chū lí dōng shuǐ, yún shēng shě běi ní.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zhú gāo míng fěi cuì, shā pì wǔ kūn jī.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详情介绍
⑴鹍(kūn)鸡:古书上说像鹤的一种鸟,黄白色,长颈赤喙。鹍,一作“鶤”。《楚辞·九辩》:“鹍鸡啁哳而悲鸣。”洪兴祖补注:“鹍鸡似鹤,黄白色。”
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解释这组诗说“此当是广德二年(764年)复归草堂时作”。唐代宗广德二年暮春杜甫重回草堂,恰值“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节,加之对严武的御敌安蜀颇有信心,兴致很高,于是写下这组绝句。
《绝句六首》摹写春天雨后新晴时草堂周围的景色,系以组诗形成出之,绘形绘声,佳景迭陈,描绘了宁静闲适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第一首诗写宿雨新晴时村居的景物,表现清爽的感受和喜悦的情怀。首二句写初升之日照篱东之水,而屋北之低窄处则冉冉云生,静中有动景。三四句则写物态。竹林高处,翠鸟鸣唱,沙滩幽境,鹍鸡飞舞。有色有声,鲜明清脆。四句皆对,而每句又单独成一画面,亦一句一诗也。
明代王嗣奭《杜臆》:奔窜既久,初归草堂,凡目所见,景所触,情所感,掇拾成诗,犹之漫兴也。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写所居景物,当在春夏之交,禽鱼花草,种种幽适,自堪入画,唯稍嫌太板实耳。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六绝兴与境会,触手成咏,绝句截中四者殊少,惟公独多。后人六言诗,往往用此体。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