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橘

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拼音

míng fā lǎn qún wù,wàn mù hé yīn sēn。
níng shuāng jiàn jiàn shuǐ,tíng jú sì xuán jīn。
nǚ bàn zhēng pān zhāi,zhāi kuī ài yè shēn。
bìng shēng lián gòng dì,xiāng shì gǎn tóng xīn。
gǔ cì hóng luó bèi,xiāng nián cuì yǔ zān。
qíng lái yù pán lǐ,quán shèng zài yōu lín。

注释

  1. 明发:黎明启程(典出《诗经·小雅》)
  2. 悬金:喻橘子如悬挂的金丸(典出《楚辞·橘颂》)
  3. 共蒂:并蒂果实(象征同心)
  4. 红罗被:形容橘皮如红罗帐(唐代贵族用品)
  5. 翠羽簪:贵族女性的翠鸟羽毛头饰
  6. 全胜:完全胜过(六朝诗歌常用语)

译文

黎明观赏园中万物,众木葱郁何其阴森。
晨霜渐融成露水,庭院橘树如挂金丸。
女伴争相攀枝采摘,拨开密叶仔细找寻。
怜爱并蒂同生橘果,相视一笑心意相通。
橘皮似红罗裹尖刺,橘香沾染翠羽头簪。
盛在玉盘呈上厅堂,远比林间更显珍贵。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年(732年)深秋,孟浩然44岁隐居襄阳时。诗中包含:

  1. 地理特征:襄阳柑橘种植传统
  2. 贵族生活:唐代仕女游园习俗
  3. 审美趣味:对”并蒂”意象的偏爱
  4. 季节物候:霜降时节的特殊景观

赏析

  1. 艺术突破:
  • 意象系统构建:自然(霜/橘)→人文(罗被/玉盘)
  • 感官通联:视觉(悬金)→触觉(骨刺)→嗅觉(橘香)
  • 时空压缩:晨景(凝霜)→活动(摘橘)→结果(玉盘)
  • 结句逆转:颠覆”幽林”传统审美
  1. 思想价值:
  • 展现盛唐贵族生活美学
  • 对自然馈赠的珍视之情
  • 女性社交活动的诗意记录
  • “园橘-野橘”的价值重估
  1. 结构创新:
    晨景观照→采摘场景→情感互动→器物呈现→哲理升华
    五重递进式结构

评价

  1. 宋·刘辰翁《须溪评点》:”‘悬金’之喻,直追屈宋”
  2. 明·胡应麟《诗薮》:”‘香黏翠羽’四字,尽得风流”
  3.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结句’全胜’,见襄阳胸次”
  4. 近人闻一多:”唐代田园诗的贵族化呈现”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