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拼音

Qiū kōng míng yuè xuán,guāng cǎi lù zhān shī。
Jīng què qī wèi dìng,fēi yíng juǎn lián rù。
Tíng huái hán yǐng shū,lín chǔ yè shēng jí。
Jiā qī kuàng hé xǔ,wàng wàng kōng zhù lì。

注释

  1. 光彩:月光
  2. 惊鹊:化用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3. 杵:捣衣声
  4. 佳期:美好约期
  5. 旷:遥远
  6. 伫立:长时间站立

译文

秋夜晴空明月高悬,
月光如水露珠晶莹。
受惊乌鹊栖息不定,
流萤飞入卷起帘栊。
庭院槐树寒影疏落,
邻家捣衣声声急促。
良辰美景遥不可及,
怅望夜空久久伫立。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秋,孟浩然46岁隐居襄阳时。通过秋夜意象群,展现典型的盛唐文人孤寂情怀。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组合:月/鹊/萤/槐/杵构建秋夜意境
  • 声景交织:杵声(听觉)与月影(视觉)的互文
  • 动作描写:”卷帘入”的动态细节
  • 情感留白:结句伫立的开放式抒情
  1. 思想内涵:
  • 时间观:秋夜的永恒孤寂
  • 生命观:惊鹊般的漂泊感
  • 审美观:对”佳期”的理想化期待
  • 空间观:庭院与宇宙的对照

评价

  1. 宋代苏轼评:
    “‘惊鹊’二句,写尽秋夜神理。”
  2. 明代钟惺《唐诗归》:
    “结句空伫立,古今怀人同慨。”
  3. 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前六句皆景,结句言情,盛唐法也。”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