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有怀

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拼音

Wǔ gēng zhōng lòu yù xiāng cuī,sì qì tuī qiān wǎng fù huí。
Zhàng lǐ cán dēng cái qù yàn,lú zhōng xiāng qì jìn chéng huī。
Jiàn kàn chūn bī fú róng zhěn,dùn jué hán xiāo zhú yè bēi。
Shǒu suì jiā jiā yīng wèi wò,xiāng sī nà dé mèng hún lái。

注释

  1. 钟漏:古代计时器
  2. 四气:四季之气(此处特指冬春交替)
  3. 芙蓉枕:绣有芙蓉花的枕头
  4. 竹叶杯:竹叶青酒(或指竹制酒杯)
  5. 守岁:除夕夜不睡的习俗

译文

五更钟漏声声催,
四季轮回又春回。
帐内残灯将燃尽,
炉中香灰已冷堆。
渐觉春意侵绣枕,
忽感寒消酒一杯。
家家守岁应无眠,
相思怎得梦中会?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中后期(约735-740年),孟浩然50岁前后。通过守夜细节,展现盛唐除夕民俗与文人孤独的典型情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间意象:钟漏(人工)与四气(自然)的双重时间
  • 器物叙事:残灯/香炉/绣枕/酒杯的蒙太奇组接
  • 对比结构:家家守岁(闹)vs独不得梦(静)
  • 通感运用:”春逼枕”的触觉转化
  1. 思想内涵:
  • 民俗观:对守岁习俗的诗意记录
  • 孤独观:热闹中的深刻孤寂
  • 时间观:新旧交替的哲学思考
  • 情感观:相思不得的怅惘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评:
    “‘春逼枕’三字,体物入微。”
  2.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
    “结句梦魂不来,倍觉凄婉。”
  3.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中二联写尽除夜神理。”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