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孟浩然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拼音

xíng zhì jú huā tán,cūn xī rì yǐ xié。
zhǔ rén dēng gāo qù,jī quǎn kōng zài jiā。

注释

  1. 菊花潭:襄阳名胜,以菊花繁盛著称
  2. 村西:指菊花潭所在的村西位置
  3. 登高:重阳节登高习俗(典出《续齐谐记》)
  4. 鸡犬:化用”鸡犬相闻”(典出《桃花源记》)

译文

来到菊花潭畔时,村西夕阳已西斜。
主人外出登高去,只剩鸡犬守在家。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重阳节,孟浩然45岁隐居襄阳时。诗中包含:

  1. 节令背景:唐代重阳登高风俗
  2. 地理特征:襄阳菊花潭景观
  3. 隐逸文化:访友不遇的特殊意境
  4. 时间意识:黄昏时分的怅惘

赏析

  1. 艺术突破:
  • 时空定格(日斜-空家)
  • 意象反衬(热闹节俗-寂静庭院)
  • 今典活用(桃花源意象)
  • 结句留白
  1. 思想价值:
  • 对隐逸生活的诗意记录
  • 节俗文化的另类呈现
  • 访友不遇的禅意境界
  • 盛唐田园诗的空间意识
  1. 结构创新:
    行程→时间→结果→余韵
    四重递进结构

评价

  1. 宋·刘辰翁《须溪评点》:”‘空在家’三字,得王孟真传”
  2. 明·钟惺《唐诗归》:”结句入禅,不着一字”
  3.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神韵在’日已斜’三字”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