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万岁楼

孟浩然

万岁楼头望故乡,独潸乡泪落千行。
烟迷故国三秋尽,树绕寒城片月黄。
楚客病来惟欲睡,越山吟罢转堪伤。
今朝偶得南归信,先报慈亲在洛阳。

拼音

Wàn suì lóu tóu wàng gù xiāng,dú shān xiāng lèi luò qiān háng。
Yān mí gù guó sān qiū jìn,shù rào hán chéng piàn yuè huáng。
Chǔ kè bìng lái wéi yù shuì,yuè shān yín bà zhuǎn kān shāng。
Jīn zhāo ǒu dé nán guī xìn,xiān bào cí qīn zài luò yáng。

注释

  1. 万岁楼:润州(今镇江)名胜
  2. 楚客:诗人自指(襄阳古属楚地)
  3. 越山:指润州周围山峦(古属吴越)
  4. 慈亲:母亲
  5. 三秋:深秋

译文

登上万岁楼眺望故乡,
孤独泪落千行。
烟雾笼罩故国秋尽,
寒城绕树月泛黄。
楚地游子病中困倦,
吟罢越山更觉悲伤。
今日偶得南归消息,
先报慈母人在洛阳。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秋,孟浩然45岁游历润州时。通过登楼望乡,展现盛唐文人典型的羁旅病愁与孝亲情怀。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对照:万岁楼(高)→故乡(远)→洛阳(更远)的三重空间
  • 色彩经营:”烟迷”的灰暗与”月黄”的冷色调
  • 情感递进:由”泪落”到”堪伤”再到”报信”的心理曲线
  • 对仗技巧:中二联的工对体现律诗规范
  1. 思想内涵:
  • 伦理观:孝亲报信的儒家思想
  • 疾病观:文人羁旅的生理困境
  • 地域观:楚越文化的地理感知
  • 时间观:三秋将尽的岁暮意识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评:
    “‘月黄’二字,写尽天涯秋色。”
  2.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
    “结句报慈亲,见孟公至性。”
  3. 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中二联情景交融,盛唐正声。”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