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拼音
Yōu yōu qīng jiāng shuǐ,shuǐ luò shā yǔ chū。
Huí tán shí xià shēn,lǜ xiǎo àn bàng mì。
Jiāo rén qián bù jiàn,yú fù gē zì yì。
Yì yǔ jūn bié shí,fàn zhōu rú zuó rì。
Xī yáng kāi fǎn zhào,zhōng zuò xìng fēi yī。
Nán wàng lù mén shān,guī lái hèn rú shī。
注释
- 王迥:号白云先生(孟浩然友人)
- 绿筱:绿色细竹
- 鲛人:水中仙人(典出《搜神记》)
- 鹿门山:襄阳名山(孟浩然隐居处)
- 返照:夕阳余晖
译文
悠悠清江碧水流,
水落沙洲现江心。
回旋深潭石下隐,
翠竹丛生岸边深。
水中仙人无踪影,
渔父放歌自逍遥。
忆昔与君分别时,
泛舟情景似昨朝。
夕阳斜照开余晖,
静坐感怀意难消。
南望故园鹿门山,
归思怅惘若有所失。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前后,孟浩然46岁漫游江南时。通过江屿怀友,展现其山水诗中的隐逸情怀与真挚友情。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间经营:清江(面)→孤屿(点)→鹿门(远)的构图
- 光影捕捉:”返照”的瞬间美感
- 用典自然:鲛人传说的诗意化用
- 结构对比:前六句实景→后六句虚忆
- 思想内涵:
- 隐逸观:对渔父逍遥的向往
- 友情观:时空阻隔的真挚情谊
- 乡土观:鹿门山的精神归宿
- 审美观:清幽与怅惘的意境交融
评价
- 宋代苏轼评:
“‘水落沙屿出’五字,已得画理三昧。”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结句’恨如失’,襄阳本色语。” - 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中四句清绝,王孟之祖。”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