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

杜牧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樽酒酌未酌,晚花颦不颦。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拼音

shū yǔ xǐ kōng kuàng,qiū biāo jīng yì xīn。
dà rè qù kù lì,qīng fēng lái gù rén。
zūn jiǔ zhuó wèi zhuó,wǎn huā pín bù pín。
zhū chèng yǔ lǚ xuě,shuí jué lǎo chén chén?

注释

  1. 秋标:秋日的标志(气象特征)
  2. 酷吏:喻指盛夏酷暑(政治隐喻)
  3. 晚花:将谢的花朵(生命意象)
  4. 铢秤:精密衡器(喻权衡得失)
  5. 缕雪:细雪(喻白发)

译文

疏雨洗净天地空阔,秋信惊觉气象一新。
酷暑如酷吏般离去,清风似故友般来临。
酒杯举起又放下,残花似皱非皱容。
细秤称量得失,谁见白发渐生?

背景

此诗作于会昌四年(844年)初秋,杜牧42岁任黄州刺史时。诗中包含:

  1. 气候特征:长江中游早秋物候
  2. 政治影射:对”会昌灭佛”的隐晦态度
  3. 生命意识:中年对衰老的敏感
  4. 思想转变:从积极入世到淡泊处世的过渡

赏析

  1. 艺术突破:
  • 政治隐喻(酷吏/故人)
  • 矛盾修辞(酌未酌/颦不颦)
  • 意象并置(铢秤/缕雪)
  • 结句诘问
  1. 思想价值:
  • 对自然变化的哲学思考
  • 政治热情消退的写照
  • 中年危机的诗意表达
  • 晚唐士人的精神转向
  1. 结构创新:
    气象→政治→生活→生命
    四重境界递进

评价

  1. 宋·何汶《竹庄诗话》:”‘大热’二句,喻体之妙冠绝晚唐”
  2. 明·杨慎《升庵诗话》:”铢秤缕雪之对,见牧之算术修养”
  3.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结句诘问,开宋诗理趣先声”
  4. 近人钱钟书:”会昌时期文人心态的典型样本”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