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早发新定

杜牧

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
凉风满红树,晓月下秋江。
岩壑会归去,尘埃终不降。
悬缨未敢濯,严濑碧淙淙。

拼音

jiě yìn shū qiān zhóu,chóng yáng jiǔ bǎi gāng。
liáng fēng mǎn hóng shù,xiǎo yuè xià qiū jiāng。
yán hè huì guī qù,chén āi zhōng bù jiàng。
xuán yīng wèi gǎn zhuó,yán lài bì cóng cóng。

注释

  1. 新定:今浙江建德(唐代睦州治所)
  2. 百缸:夸张写法(唐代酒器制度)
  3. 严濑:严子陵钓台所在水段(东汉隐士典故)
  4. 悬缨:冠带未解(喻仕宦身份)
  5. 尘埃:世俗纷扰(佛道用语转化)

译文

卸任带走千卷书,备足重阳百缸酒。
凉风浸染红枫树,晓月沉落秋江中。
终将归隐岩壑去,俗世尘埃不沾身。
冠缨未敢轻易解,静听严滩碧水淙。

背景

此诗作于大中二年(848年)秋,杜牧46岁卸任睦州刺史时。背景要素:

  1. 地理坐标:新定→严濑→富春江流域
  2. 思想矛盾:用世之志(悬缨)与隐逸之思(岩壑)
  3. 物候特征:浙西秋日”红树-秋江”景观
  4. 历史记忆: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征召的典故

赏析

  1. 艺术突破:
  • 色彩交响(红树/碧濑)
  • 动静相生(风动/水淙)
  • 用典无痕(严濑悬缨)
  • 结句留白
  1. 思想价值:
  • 晚唐士人的仕隐困境
  • 对严子陵人格的追慕
  • 自然对心灵的净化作用
  • 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妥协
  1. 结构创新:
    物质准备→自然观照→精神抉择→历史回响
    四重意境递进

评价

  1.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尘埃不降’四字,道尽宦海沉浮”
  2. 明·陆时雍《唐诗镜》:”结句水声淙淙,有余不尽之妙”
  3.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红树秋江之对,开北宋院画先声”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