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拼音

Zhē jǐ chén shā tiě wèi xiāo,zì jiāng mó xǐ rèn qián cháo。
Dōng fēng bù yǔ zhōu láng biàn,tóng què chūn shēn suǒ èr qiáo。

注释

  1. 折戟:折断的戟(古代兵器)
  2. 铁未销:铁器尚未完全锈蚀
  3. 前朝:指三国时期
  4. 周郎:周瑜
  5. 铜雀:曹操建的铜雀台
  6. 二乔:大乔(孙策妻)、小乔(周瑜妻)

译文

折断的戟埋在沙中尚未完全锈蚀,
亲自磨洗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倘若东风不给周瑜行方便,
铜雀台的深春里就会锁着二乔了。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杜牧40岁任黄州刺史时。黄州赤壁并非三国赤壁之战旧址,诗人借题发挥,表达对历史偶然性的思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以小见大:从断戟到重大历史转折
  • 假设手法:”不与…便”的虚拟语气
  • 意象并置:战场遗迹(折戟)与香艳结局(锁二乔)
  • 语言凝练:二十八字浓缩历史风云
  1. 思想内涵:
  • 历史观:偶然因素改变历史进程
  • 英雄观: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解构
  • 性别观:女性作为政治牺牲品的隐喻
  • 审美观:残酷战争与香艳意象的反差

评价

  1. 宋代许顗《彦周诗话》:
    “杜牧之《赤壁》诗,二十八字史论。”
  2. 明代胡应麟《诗薮》:
    “后二句乃宋人议论之祖。”
  3.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
    “牧之此诗,妙在不说正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