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拼音

Pīng pīng niǎo niǎo shí sān yú,dòu kòu shāo tóu èr yuè chū。
Chūn fēng shí lǐ yáng zhōu lù,juǎn shàng zhū lián zǒng bù rú。

注释

  1. 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2. 十三余:十三四岁
  3.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喻少女)
  4. 梢头:枝头
  5. 春风十里:代指扬州繁华街道
  6. 珠帘:珍珠装饰的门帘

译文

身姿轻盈柔美的十三四岁少女,
像二月初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尽扬州十里长街的春风美景,
卷起所有珠帘见到的美人都比不上她。

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杜牧33岁离扬州赴长安任监察御史时。为赠别扬州歌妓所作,体现晚唐文人冶游风尚。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比喻创新:”豆蔻梢头”的少女意象
  • 空间对照:十里长街与一人之美
  • 侧面烘托:”总不如”的否定式赞美
  • 数字运用:”十三””十里”的虚实呼应
  1. 思想内涵:
  • 女性观:对青春美的极致礼赞
  • 城市观:扬州娱乐文化的缩影
  • 审美观:含蓄与直白的辩证统一
  • 时间观:抓住瞬时的美感体验

评价

  1.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豆蔻’之喻,遂成千古绝唱。”
  2.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
    “二十八字,写尽江南艳情。”
  3.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