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jù liù shǒu
绝句六首
záo jǐng jiāo zōng yè, kāi qú duàn zhú gēn.
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
piān zhōu qīng niǎo lǎn, xiǎo jìng qū tōng cūn.
扁舟轻褭缆,小径曲通村。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详情介绍
注释
交棕叶:仇兆鳌注:井在棕下,故叶交加。
背景
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解释这组诗说“此当是广德二年(764年)复归草堂时作”。唐代宗广德二年暮春杜甫重回草堂,恰值“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节,加之对严武的御敌安蜀颇有信心,兴致很高,于是写下这组绝句。
赏析
第三首诗写草堂内外景物和乡居幽事。仇兆鳌说:“吴若本注:交棕,作井绠也。赵日:蜀有盐井,雨露之水落其中则坏,新凿井时即交棕叶以覆之。按:二说皆非。汲绠用棕毛,不用棕叶。此井在村中,于盐井无涉。”此诗四句皆对,所写皆生活之所需。言井上有棕叶掩荫,渠旁竹根断截,皆为取水而作,系村内之景。而村外之景,则有船号挂着长长的缆绳,小道弯弯通向各个村落。写静物而寓有生趣。
评价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见井、渠而起咏。井在棕下,故叶交加;渠在竹旁,故根断截:此属内景。下二则外景也。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