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
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
拼音
mù jǐng qiān shān xuě,chūn hán bǎi chǐ lóu。
dú dēng huán dú xià,shuí huì wǒ yōu yōu。
注释
- 敬爱寺:唐代长安名寺(位于朱雀大街东)
- 百尺楼:寺院钟楼(唐代建筑规制)
- 悠悠:双关语(既指时间漫长,又指思绪深远)
- 暮景:既指日暮景色,又暗喻人生晚年
- 千山雪:实写终南山残雪,虚指白发
译文
日暮远望千山雪,春寒独上百尺楼。
登临下来皆孤影,谁人知我万古愁。
背景
此诗作于大中六年(852年)初春,杜牧50岁任中书舍人时。特殊背景:
- 政治环境:宣宗朝后期党争加剧
- 地理特征:长安城”寺-山-楼”的空间关系
- 个人处境:身居要职却倍感孤独
- 时节物候:长安”春寒料峭”的特殊气候
赏析
- 艺术突破:
- 数字对仗(千山/百尺)
- 空间压缩(山-楼-人)
- 动作循环(登-下)
- 结句设问
- 思想价值:
- 唐代官员的精神孤独
- 对历史时空的深刻感知
- 佛教建筑引发的人生思考
- 晚唐高层文人的普遍心态
- 结构密码:
大景→小景→特写→天问
四重镜头推移
评价
- 宋·洪迈《容斋随笔》:”‘谁会悠悠’四字,道尽千古寂寞”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二十字中,具大时空”
-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结句天问体,得屈子遗韵”
- 近人陈寅恪:”大中政治生态的诗意切片”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