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拼音
Qīng shí yǒu wèi shì wú néng,xián ài gū yún jìng ài sēng。
Yù bǎ yī huī jiāng hǎi qù,lè yóu yuán shàng wàng zhāo líng。
注释
- 吴兴:今浙江湖州(时称湖州刺史为”吴兴太守”)
- 乐游原:长安城南名胜
-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一麾:刺史旌旗(典出颜延之《五君咏》)
- 昭陵:唐太宗陵墓(今陕西礼泉)
- 有味:有闲情逸致
译文
清明时代有闲情是才能平庸的表现,
偏爱孤云的悠闲和僧人的清静。
将要手持旌旗远去江海任职,
临行前在乐游原上眺望昭陵。
背景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杜牧48岁由吏部员外郎外放湖州刺史时。表面自嘲无能,实则抒发对太宗盛世的政治向往。
赏析
- 艺术特色:
- 反语修辞:”清时有味”的讽刺性自嘲
- 意象选择:”孤云””僧”的隐逸象征
- 空间对照:江海(未来)与昭陵(历史)的张力
- 用典自然:”一麾””昭陵”的深层寓意
- 思想内涵:
- 政治观: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 历史观:对太宗盛世的追慕
- 仕隐观:外放心态的矛盾呈现
- 价值观:才能与际遇的悖论
评价
- 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
“‘望昭陵’三字,百万心事。”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外示旷达,内蕴悲凉。” - 清代黄生《唐诗摘钞》:
“末句是诗眼,通篇精神所聚。”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