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拼音

Liǎng gān luò rì xī qiáo shàng,bàn lǚ qīng yān liǔ yǐng zhōng。
Duō shǎo lǜ hé xiāng yǐ hèn,yī shí huí shǒu bèi xī fēng。

注释

  1. 两竿落日:日落两竿高(约下午4-5时)
  2. 溪桥:溪水上的小桥
  3. 半缕轻烟:形容薄雾若有若无
  4. 相倚恨:荷叶相互依偎似含愁怨
  5. 背西风:荷叶被风吹翻转背面

译文

落日悬在两竿高的溪桥上,
轻烟袅袅飘在柳树影中。
多少绿荷相互依偎似含幽怨,
忽然一齐回首背对西风。

背景

此诗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杜牧40岁任黄州刺史时。通过对黄昏溪桥景物的瞬间捕捉,寄托诗人外放期间的孤寂心绪。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间定格:”两竿落日”的精准时刻描写
  • 量词妙用:”两竿””半缕”的纤巧表达
  • 拟人手法:”相倚恨””回首”的荷态人格化
  • 动态捕捉:”背西风”的瞬时画面
  1. 思想内涵:
  • 自然观:对景物情感的投射
  • 孤独观:群体中的个体疏离
  • 时间观:黄昏时刻的忧郁气质
  • 审美观:衰飒之美的发现

评价

  1.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背西风’三字,写尽荷魂。”
  2. 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
    “二十八字,一部《溪桥暮色图》。”
  3.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
    “结句七字,物我两忘。”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