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拼音
Chūn bàn nán yáng xī,róu sāng guò cūn wù。
Niǎo niǎo chuí liǔ fēng,diǎn diǎn huí táng yǔ。
Suō chàng mù niú ér,lí kuī qiàn qún nǚ。
Bàn shī jiě zhēng shān,zhǔ rén kuì jī shǔ。
注释
- 春半:仲春二月
- 南阳:今河南南阳
- 村坞:村庄
- 袅袅:摇曳貌
- 回塘:弯曲的池塘
- 蓑:蓑衣
- 茜裙:红裙
- 征衫:旅人外衣
- 鸡黍:杀鸡做饭(农家待客之礼)
译文
仲春时节行至南阳西,
柔嫩的桑树掠过村庄。
垂柳在风中轻轻摇曳,
雨点滴落弯弯池塘。
披蓑衣的牧童在歌唱,
竹篱后偷窥着红衣姑娘。
我解开半湿的旅行衣衫,
主人热情地端上鸡肉黄粱。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杜牧36岁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时。记录春日乡村见闻,展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 艺术特色:
- 视听通感:”袅袅”(视觉)与”蓑唱”(听觉)交织
- 叠词运用:”袅袅””点点”的音韵美
- 色彩对照:蓑衣褐与茜裙红的视觉碰撞
- 细节捕捉:”篱窥”的生动情态
- 思想内涵:
- 田园观:对朴素乡村生活的赞美
- 人情观:农家淳朴好客的温暖
- 审美观:动态自然的诗意捕捉
- 旅行观:羁旅中的温情体验
评价
- 宋代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
“‘篱窥’二字,写尽村姑情态。” - 明代钟惺《唐诗归》:
“结句见唐人真率处。” - 清代黄生《唐诗摘钞》:
“二十字,一部《南阳春行图》。”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