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钟陵旧游四首·其三

杜牧

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兰芷绿纤纤。
一声明月采莲女,四面朱楼卷画帘。

拼音

Shí qǐng píng hú dī liǔ hé,àn qiū lán zhǐ lǜ xiān xiān。
Yī shēng míng yuè cǎi lián nǚ,sì miàn zhū lóu juǎn huà lián。

注释

  1. 十顷平湖:指南昌东湖(唐代面积约十顷)
  2. 兰芷:兰草与白芷(香草名)
  3. 纤纤:细长柔美貌
  4. 采莲女:采莲女子的歌声
  5. 朱楼:红色楼阁
  6. 画帘:彩绘帘幕

译文

十顷平湖堤岸柳色相连,
秋日岸边的兰芷细长碧绿。
明月下一声采莲女的清唱,
四面朱楼的画帘纷纷卷起。

背景

此诗仍作于848年,为组诗第三首。回忆当年秋日游东湖时,自然美景与城市风情交融的闲适场景,反映杜牧对钟陵水乡生活的眷恋。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色彩构图:绿(柳芷)—朱(楼)—白(月)的视觉交响
  • 声景结合:采莲女的歌声触发画帘卷动
  • 数字运用:”十顷””一声””四面”的虚实相生
  • 细节捕捉:”卷画帘”的瞬时动态
  1. 思想内涵:
  • 城市观:水乡与都市的空间共生
  • 音乐观:自然之声对人文环境的触发
  • 审美观:素雅(自然)与华丽(朱楼)的辩证统一
  • 记忆观:对声色细节的深刻留存

评价

  1.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声’与’四面’,写尽声音魔力。”
  2. 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
    “二十八字,一部《钟陵秋夜图》。”
  3.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
    “结句如画龙点睛。”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