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闻笳三首·其三

杜牧

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四散回。
尽日春风吹不散,只应分付客愁来。

拼音

Hú chú chuī dí shàng gāo tái,hán yàn jīng fēi sì sàn huí。
Jǐn rì chūn fēng chuī bù sàn,zhǐ yīng fēn fù kè chóu lái。

注释

  1. 胡雏:胡人少年
  2. 高台:边防瞭望台
  3. 寒雁:北方飞来的大雁
  4. 分付:托付、转嫁
  5. 客愁:羁旅之愁

译文

胡人少年在高台上吹笛,
寒雁闻声惊飞四散。
整日春风吹不散这笛声,
只能将愁绪转嫁给羁旅之人。

背景

此诗与前两首同作于842年,为组诗收官之作。通过胡笛惊雁的意象,抒写边塞特有的愁绪,反映诗人对边地生活的深刻体验。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声景互构:笛声(听觉)与雁散(视觉)的联动
  • 反常逻辑:春风”吹不散”笛声的悖论表达
  • 情感转嫁:”分付客愁”的拟人手法
  • 意象组合:胡笛+寒雁+春风的边塞符号
  1. 思想内涵:
  • 文化观:胡汉音乐的情感差异
  • 心理观:边塞特有的孤独体验
  • 自然观:动物对人为声响的本能反应
  • 审美观:悲凉与柔美的对立统一

评价

  1.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
    “‘分付’二字,曲尽边愁。”
  2. 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
    “后二句是唐人边塞绝调。”
  3.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