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拼音
Jiāng hán qiū yǐng yàn chū fēi,yǔ kè xié hú shàng cuì wēi。
Chén shì nán féng kāi kǒu xiào,jú huā xū chā mǎn tóu guī。
Dàn jiāng mǐng dǐng chóu jiā jié,bù yòng dēng lín hèn luò huī。
Gǔ wǎng jīn lái zhī rú cǐ,niú shān hé bì dú zhān yī?
注释
- 九日:重阳节
- 齐山:今安徽池州城南
- 翠微:青翠山色
- 酩酊:大醉
- 落晖:落日余晖
- 牛山:典出《晏子春秋》(齐景公登牛山悲人生短暂)
- 沾衣:泪湿衣襟
译文
江水倒映秋色雁群初飞,
与友人携酒登临青翠山峦。
尘世难得开怀一笑,
定要插满菊花尽兴而归。
只需痛饮欢度重阳,
不必为落日余晖感伤。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在牛山独自泪垂?
背景
此诗作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杜牧43岁任池州刺史时。重阳节与友人张祜同登齐山,借典故抒发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交融:秋江(空间)与古今(时间)的交织
- 意象并置:菊花(生命)与落晖(时间)的哲学映照
- 用典翻新:反用”牛山泪”典故
- 语言张力:”难逢笑”与”须插满”的强烈对比
- 思想内涵:
- 生命观:对人生短暂的超然态度
- 时间观:循环历史观的体现
- 审美观:悲剧意识的诗意化解
- 社交观:友朋同乐的世俗智慧
评价
- 宋代苏轼《东坡题跋》:
“杜牧之诗,风流高迈,此篇尤见其旷达。” - 明代胡应麟《诗薮》:
“‘菊花须插满头归’,真名士风流语。”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末二句翻案,愈见胸次。”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