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怀古

杜牧

上吞巴蜀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箠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拼音

shàng tūn bā shǔ kòng xiāo xiāng, nù sì lián shān jìng jìng guāng.
wèi dì fèng náng zhēn xì jù, fú jiān tóu chuí gèng huāng táng.
qiān qiū diào gě gē míng yuè, wàn lǐ shā ōu nòng xī yáng.
fàn lǐ qīng chén hé jì mò, hǎo fēng wéi shǔ wǎng lái shāng.

注释

  1. 西江:长江中游荆州段,古称”荆江”
  2. 魏帝缝囊:曹操欲用沙囊阻断长江(《三国志》裴注引《吴历》)
  3. 苻坚投箠:前秦苻坚”投鞭断流”典故(《晋书·苻坚载记》)
  4. 范蠡清尘:范蠡功成身退的高洁风范(《史记·货殖列传》)
  5. 往来商:指江上商船,暗喻时代变迁

译文

上控巴蜀下衔潇湘,怒似山涌静如镜光。
曹操沙囊徒成笑谈,苻坚投鞭更是荒唐。
千年渔舟明月相伴,万里沙鸥戏弄夕阳。
范蠡高风今谁记得?唯有商船顺风来往。

背景

此诗作于会昌二年(842年),杜牧40岁任黄州刺史时。特殊背景:

  1. 地理特征:西江作为军事要冲的历史
  2. 历史事件:三国与南北朝时期的江防策略
  3. 个人经历:对长江水运的实地观察
  4. 思想转变:从历史反思到现实认知

赏析

  1. 艺术突破:
  • 刚柔对比(怒江/静光)
  • 古今对举(帝王/商船)
  • 意象并置(钓舸/沙鸥)
  • 结句反讽
  1. 思想价值:
  • 对军事野心的批判
  • 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
  • 商业文明的历史必然
  • 隐士精神的当代困境
  1. 结构密码:
    地理→历史→自然→人物→现实
    五重思维演进

评价

  1.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缝囊投箠’之对,具见史家眼光”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后联渔舟商船,得唐人怀古新境”
  3.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
    “‘好风属商’四字,写尽时代变迁”
  4. 近人陈寅恪:
    “会昌时期长江经济的诗史见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