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麻涧

杜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蒨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注释

  1. 商山麻涧:陕西商洛山中一处名为麻涧的山谷
  2. 岚彩:山间云雾折射的阳光(谢灵运《石门岩上宿》”朝搴苑中兰”意象)
  3. 鸡埘:鸡舍(《诗经·王风》”鸡栖于埘”典)
  4. 蒨袖:红色衣袖(蒨,通”茜”,指茜草染的红色)
  5. 书细沙:用树枝在沙上写字(暗含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的创作典故)

译文

云霞山色四面环绕,柔柳荫里散落十余户人家。
野鸡飞过,鹿群奔跃在远处的芳草地;牛归深巷,鸡入窝巢,春日已西斜。
慈眉老翁悠然对酒,红衣少女头簪野花。
我这奔波之人盘算着尘世生计,惆怅地在溪边沙上写写画画。

背景

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年)春,杜牧37岁自宣州赴长安途经商山时。特殊背景:

  1. 地理特征:商山作为秦岭古道的重要驿站
  2. 历史记忆:商山四皓的隐逸传统
  3. 季节物候:秦岭南麓的春日景象
  4. 心理状态:对仕途奔波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全景式构图:从”云光岚彩”的大全景,到”十余家”的中景,再到人物特写
  • 动静结合:”雉飞鹿过”的动态与”垂柳十余家”的静态相映成趣
  • 色彩运用:”蒨袖”的红色与”野花”的缤纷形成视觉焦点
  • 声景结合:虽未直接写声音,但通过动作暗示了田园声响
  1. 思想内涵:
  • 对隐逸生活的诗意呈现
  • 仕与隐的内心矛盾
  • 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
  • 知识分子在仕途中的精神困境
  1. 结构分析:
    前六句写景 → 后两句抒情
    由远及近 → 由物及人
    客观描写 → 主观感受

评价

近人钱钟书:”开成时期士人心态的诗意定格”

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蒨袖簪花’句,得唐人田园诗真髓”

明·胡应麟《诗薮》:”后联征车细沙,见宦游真境,可入《豳风》图画”

清·王士禛《渔洋诗话》:”秀眉老父之写,具见唐人风致”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