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

杜牧

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
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

拼音

nuǎn fēng chí rì liǔ chū hán,gù yǐng kàn shēn yòu zì cán。
hé shì míng zhāo dú chóu chàng,xìng huā shí jié zài jiāng nán。

注释

  1. 寓言:此指托物言志的诗作,非文体之寓言
  2. 迟日:春日(《诗经》”春日迟迟”典)
  3. 柳初含:柳树刚吐嫩芽
  4. 杏花时节:清明前后,暗用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意境
  5. 江南:特指诗人思念的扬州等地

译文

暖风春日柳芽新,顾影自怜又生惭。
为何明日独惆怅?只因杏花正江南。

背景

此诗约作于大中四年(850年),杜牧48岁任湖州刺史时。特殊背景:

  1. 地理特征:湖州与扬州的气候差异
  2. 心理状态:对扬州生活的怀念
  3. 季节物候:江南早春的典型景象
  4. 文学传统:对《楚辞》”伤春”主题的继承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典型:暖风、迟日、杨柳、杏花
  • 时空对照:眼前景与江南春的想象
  • 情感递进:从”自惭”到”惆怅”
  • 结句留白:引发无限遐想
  1. 思想内涵:
  • 对逝去美好的追忆
  • 中年人的自我反思
  • 地域差异引发的愁思
  • 晚唐文人典型心态
  1. 结构分析:
    起:描写眼前春景 → 承:触发自我反思
    转:设问明日心境 → 合:揭示愁思根源

评价

  1. 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杏花江南’四字,具见唐人风致”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后二句得杜牧七绝神韵”
  3.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惆怅不言何事,而意在言外”
  4. 近人钱钟书《谈艺录》:”牧之此作,较’落花时节又逢君’更多一分自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