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拼音
Rì nuǎn ní róng xuě bàn xiāo,xíng rén fāng cǎo mǎ shēng jiāo。
Jiǔ huá shān lù yún zhē sì,qīng yì jiāng cūn liǔ fú qiáo。
Jūn yì rú hóng gāo dì dì,wǒ xīn xuán pèi zhèng yáo yáo。
Tóng lái bù dé tóng guī qù,gù guó féng chūn yī jì liáo。
注释
- 裴坦:杜牧友人,时任判官
- 舒州:今安徽潜山
- 九华山:佛教名山(今安徽青阳)
- 清弋江:长江支流(今称青弋江)
- 的的:鲜明貌
- 悬旆:悬挂的旌旗(喻心神不定)
- 故国:指长安
译文
阳光和煦积雪半融泥土松软,
行人踏过芳草骏马嘶鸣昂扬。
九华山路上云雾缭绕佛寺,
清弋江村边杨柳轻拂石桥。
你的志向如鸿雁高远明确,
我的心情似悬旗摇摆不定。
同来宣州却不能一同归去,
长安故地逢春该多么寂寥。
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杜牧37岁任宣州团练判官时。送友人裴坦赴任,自己也将返京,抒发聚散无常之慨。
赏析
- 艺术特色:
- 春冬交替:”雪半消”的早春特征
- 对仗精工:中二联时空/意象的严整对应
- 比喻新颖:”鸿”与”旆”的人格化写照
- 结句反衬:故国春景与孤独心境的矛盾
- 思想内涵:
- 友情观:仕途聚散的深切体验
- 仕途观:对返京前程的忐忑
- 自然观:江南早春的细腻捕捉
- 时空观:同来异归的人生常态
评价
-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
“‘悬旆摇摇’四字,写尽宦游人心事。”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中二联是唐人送别诗绝唱。”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结句以乐景写哀,倍觉凄恻。”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