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杜牧

小院无人雨长苔,满庭修竹间疏槐。
春愁兀兀成幽梦,又被流莺唤醒来。

拼音

xiǎo yuàn wú rén yǔ zhǎng tái,mǎn tíng xiū zhú jiān shū huái。
chūn chóu wù wù chéng yōu mèng,yòu bèi liú yīng huàn xǐng lái。

注释

  1. 即事:以眼前景物为题材的诗作
  2. 兀兀:昏沉貌(韩愈《进学解》”兀兀以穷年”)
  3. 修竹:修长的竹子(王羲之《兰亭集序》”茂林修竹”)
  4. 流莺:飞动的黄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5. 春愁:春季特有的愁绪(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

译文

细雨滋润着小院无人踏足的青苔,满庭修竹间点缀着稀疏的槐树。
昏沉的春愁化作幽幽梦境,又被那飞过的黄莺啼声唤醒。

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据考应为杜牧中年时期(约835-845年)的作品。当时诗人或在外任职,适逢春日雨天,在小院休憩时即景而作。诗中反映了晚唐文人典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清新:苔痕、修竹、疏槐、流莺
  • 声景交融:雨声与莺啼的听觉体验
  • 情感细腻:从”春愁”到”幽梦”的微妙转换
  • 结句巧妙:以莺啼打破静谧,余韵悠长
  1. 思想内涵:
  •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
  • 春天特有的敏感心绪
  • 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1. 结构分析:
    上联写景(静态)→下联抒情(动态)
    由外而内 → 由静到动

评价

  1.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流莺唤醒’四字,得唐人绝句三昧”
  2. 明·胡应麟《诗薮》:”后二句情景交融,可入《唐人万首》”
  3.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小院无人之景,春愁幽梦之情,二十字中毕现”
  4. 近人钱钟书《谈艺录》:”牧之此作,较李商隐《春雨》更多一分闲适”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