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渔父

杜牧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

拼音

lú huā shēn zé jìng chuí lún,yuè xī yān cháo jǐ shí chūn。
zì shuō gū zhōu hán shuǐ pàn,bù céng féng zhe dú xǐng rén。

注释

  1. 渔父:传统文学中的隐逸象征(《楚辞·渔父》典)
  2. 垂纶:垂钓(《晋书·王猛传》”披褐怀玉,垂纶渭滨”)
  3. 月夕烟朝:从早到晚,形容时间流逝(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
  4. 独醒人:典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我独醒”,指屈原
  5. 寒水畔:化用柳宗元《江雪》”独钓寒江雪”意境

译文

芦花深处静静垂钓,历经多少月夜晨烟。
自言在这寒水孤舟,从未遇见独醒之人。

背景

此诗约作于大中二年(848年),杜牧46岁任睦州刺史时。当时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借赠渔父表达对政治现实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延续了其”渔隐”主题的创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典型:芦花、孤舟、寒水构建隐逸空间
  • 时空浓缩:”几十春”三字概括漫长岁月
  • 对话结构:后两句转为渔父自述
  • 结句用典:暗含对时局的批判
  1. 思想内涵:
  • 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 对政治现实的失望
  • 知识分子的孤独意识
  • 对屈原精神的追慕
  1. 结构分析:
    上联写景 → 下联写人
    客观描写 → 主观倾诉
    表层叙事 → 深层寄托

评价

  1. 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不曾逢着’四字,具见唐人寄托”
  2. 明·胡应麟《诗薮》:”后二句得楚骚遗韵”
  3.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孤舟寒水之景,独醒不遇之情,二十八字中毕现”
  4. 近人陈寅恪:”大中时期士人心态的诗史见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