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拼音

lóu yǐ shuāng shù wài,jìng tiān wú yī háo。
nán shān yǔ qiū sè,qì shì liǎng xiāng gāo。

注释

  1. 长安秋望:题一作《长安秋夕》,作于杜牧任职长安期间
  2. 霜树:经霜的树木(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3. 镜天:明净如镜的天空(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江城如画里”)
  4. 南山:终南山(贾岛《望山》”南山塞天地”)
  5. 气势相高:化用《文心雕龙》”气往轹古,辞来切今”的审美概念

译文

高楼倚立在经霜的树林外,明净的天空没有一丝云翳。
终南山与寥廓秋色,比试着谁的气势更高。

背景

此诗约作于大中三年(849年),杜牧47岁任司勋员外郎时。当时牛李党争暂歇,诗人在长安登高远眺,通过对终南山与秋色的描写,展现盛唐气象的余韵。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构建:由近(楼)及远(天、山)的立体画面
  • 色彩运用:霜树的素白与秋色的明净
  • 拟人手法:”气势相高”的生动比拟
  • 语言凝练:20字勾勒壮阔意境
  1. 思想内涵:
  • 对长安盛景的礼赞
  • 士人的精神高度追求
  •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 晚唐少见的雄浑气象
  1. 结构分析:
    前两句实写 → 后两句虚写
    由视觉到感悟 → 由具象到抽象

评价

  1.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气势相高’四字,得唐人高处”
  2.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后二句可作盛唐余响”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二十字中,具见司勋气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