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拼音

qīng yíng zhào xī shuǐ,yǎn liǎn xià yáo tái。
dù xuě liáo xiāng bǐ,qī chūn bù zhú lái。
ǒu tóng jiā kè jiàn,sì wèi dòng láo kāi。
ruò zài qín lóu pàn,kān wéi nòng yù méi。

注释

  1. 瑶台:神仙居所(《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
  2. 妒雪:梅花洁白令雪嫉妒(韩愈《春雪》”故穿庭树作飞花”反用)
  3. 冻醪:冬酿春饮的美酒(《诗经·豳风》”十月获稻,为此春酒”)
  4. 弄玉:秦穆公女,嫁萧史(《列仙传》”弄玉乘风,萧史乘龙”)
  5. 秦楼:即凤台,弄玉夫妇居所

译文

轻盈倩影映溪水,含羞自瑶台下凡来。
敢与白雪比高下,却把春光抛在后。
偶随贵客同出现,似为美酒绽放开。
若在秦楼明月畔,堪作弄玉好媒妁。

背景

此诗约作于会昌三年(843年),杜牧41岁任池州刺史时。当时李德裕当政,诗人外放,借咏梅寄托高洁情怀。诗中融合了咏物、神话、饮酒多重主题,是杜牧咏物诗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拟人传神:”掩敛””妒雪”等词活化梅花
  • 神话意象:瑶台、弄玉等典故的巧妙运用
  • 虚实相生:从实景到神话的意境拓展
  • 结句双关:既写梅香,又喻才德
  1. 思想内涵:
  • 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 对政治遭遇的隐喻
  • 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士人的精神自况
  1. 结构分析:
    外形→品格→际遇→理想
    由实到虚 → 由物及人

评价

  1.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妒雪欺春’之句,得咏物三昧”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后联秦楼弄玉,见唐人咏物手段”
  3.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八句四层,层层入妙”
  4. 近人钱钟书《谈艺录》:”牧之此作,较林逋’暗香’更多一分仙气”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