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

杜牧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
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拼音

jiāng jūn dú chéng tiě cōng mǎ,yú xī zhàn zhōng jīn pú gū。
sǐ suí què shì gǔ lái yǒu,xiāo jiàng zì jīng jīn rì wú。
qīng shǐ wén zhāng zhēng diǎn bǐ,zhū mén gē wǔ xiào juān qū。
shéi zhī wǒ yì qīng shēng zhě,bù dé jūn wáng zhàng èr shū。

注释

  1. 庆州:今甘肃庆阳,唐代边防重镇
  2. 铁骢马:青白色的战马(杜甫《高都护骢马行》”腕促蹄高如踣铁”)
  3. 金仆姑:良箭名(《左传·庄公十一年》”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
  4. 死绥:将帅战死(《三国志·魏书》”将军死绥”)
  5. 丈二殳:古代兵器(《诗经·卫风》”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译文

将军独骑铁骢马冲锋,榆溪战中金箭穿空。
战死沙场古来常有,如此骁将今日难逢。
史官争相记录忠烈,朱门依旧歌舞笑讽。
谁知我亦不惜性命,却未得君王授兵戎。

背景

此诗作于会昌二年(842年),杜牧40岁任黄州刺史时。当时党项族侵扰西北,庆州刺史赵纵战死。诗人闻讯感慨,揭露当时边将匮乏、朝政腐败的现实。

赏析

  1. 艺术特色:
  • 今昔对比:古来有 vs 今日无
  • 反讽手法:朱门歌舞 vs 将军捐躯
  • 自我投射:末联的愤懑自白
  • 用典精切:金仆姑、丈二殳等军事典故
  1. 思想内涵:
  • 对忠勇将领的礼赞
  • 对朝政腐败的批判
  • 对重文轻武的反思
  • 士人报国无门的愤懑
  1. 结构分析:
    叙事 → 议论 → 揭露 → 抒怀
    由外及内 → 由人及己

评价

  1. 宋·洪迈《容斋随笔》:”‘朱门歌舞’句,直刺时弊骨髓”
  2. 明·胡应麟《诗薮》:”后联自白,得杜陵《蜀相》遗意”
  3.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丈二殳之叹,具见会昌将才匮乏”
  4. 近人陈寅恪:”会昌边患的诗史实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