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微星动照春云,魏阙衡门路自分。
倏去忽来应有意,世间尘土谩疑君。
拼音
shǎo wēi xīng dòng zhào chūn yún,wèi què héng mén lù zì fēn。
shū qù hū lái yīng yǒu yì,shì jiān chén tǔ màn yí jūn。
注释
- 少微星:又称处士星,象征隐士(《晋书·天文志》载)
- 魏阙:宫门外的阙门,代指朝廷(《庄子·让王》典)
- 衡门:横木为门,指隐士居所(《诗经·陈风》”衡门之下”)
- 谩疑:徒然怀疑(”谩”通”漫”,空、徒然之意)
译文
处士星光映照春云,庙堂与草庐本自分明。
去留匆匆自有深意,世俗尘埃莫要疑君。
背景
此诗作于大中二年(848年),杜牧46岁任睦州刺史时。陆洿因不满牛李党争辞官归隐,诗人借送别表达对友人抉择的理解,同时暗讽时局。
赏析
- 艺术特色:
- 星象隐喻:以少微星喻陆洿的高洁
- 空间对立:魏阙(权力)与衡门(隐逸)的强烈对比
- 矛盾修辞:”倏去忽来”与”应有意”的张力
- 结句反讽:对世俗猜疑的否定
- 思想内涵:
- 对隐逸选择的尊重
- 对政治污浊的疏离
- 对人生自主的肯定
- 对世俗眼光的批判
- 结构分析:
首联:星象起兴 → 颔联:空间对照
颈联:时间变幻 → 尾联:世俗评判
由天及地 → 由时及人
评价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少微’之喻,得唐人用典三昧”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后联’倏忽”尘土’之对,具见晚唐士风”
-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二十八字中,写尽仕隐抉择”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