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宣州开元寺

杜牧

松寺曾同一鹤栖,夜深台殿月高低。
何人为倚东楼柱,正是千山雪涨溪。

拼音

sōng sì céng tóng yī hè qī,yè shēn tái diàn yuè gāo dī。
hé rén wéi yǐ dōng lóu zhù,zhèng shì qiān shān xuě zhǎng xī。

注释

  1. 宣州开元寺:位于今安徽宣城,始建于东晋
  2. 一鹤栖:暗用支遁放鹤典故(《世说新语》),喻高洁
  3. 台殿月高低:化用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意境
  4. 雪涨溪:指春雪融溪(柳宗元《江雪》反其意而用)

译文

曾与孤鹤同栖松寺,夜深时殿宇间月影高低。
是谁独倚东楼柱前,正望千山雪水涨满春溪。

背景

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年),杜牧37岁任宣州团练判官时。诗人重游开元寺,通过雪夜忆旧的独特视角,表达对宣州山水的眷恋。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叠印:昔栖与今望的交织
  • 视觉设计:高低月色与平远雪溪
  • 意象经营:鹤、松、雪溪的纯洁组合
  • 结句定格:千山雪溪的壮阔画面
  1. 思想内涵:
  • 对清净佛门的向往
  • 对宣州山水的挚爱
  • 孤高情怀的自我写照
  • 时间流逝的淡淡感伤
  1. 结构分析:
    忆旧 → 绘景 → 设问 → 展卷
    由近及远 → 由实入虚

评价

  1. 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雪涨溪’三字,得江南雪景神髓”
  2. 明·杨慎《升庵诗话》:”后二句构图,可入宋人山水”
  3.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二十八字中,具见宣州魂魄”
  4. 近人陈寅恪:”开成时期南方佛寺的诗意写照”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