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吴中冯秀才

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拼音

cháng zhōu yuàn wài cǎo xiāo xiāo,què suàn yóu chéng suì yuè yáo。
wéi yǒu bié shí jīn bù wàng,mù yān qiū yǔ guò fēng qiáo。

注释

  1. 长洲苑:春秋时吴王游猎之所,在今苏州西南
  2. 枫桥:苏州名胜,张继《枫桥夜泊》即写此处
  3. 萧萧:草木摇落声(《楚辞·九怀》”秋风兮萧萧”)
  4. 却算:回溯计算(白居易《琵琶行》”却坐促弦弦转急”用法)

译文

长洲苑外草木萧萧,细数旧游已岁月迢遥。
唯有分别情景难忘,那日暮烟秋雨过枫桥。

背景

此诗作于大中四年(850年),杜牧48岁任湖州刺史时。诗人追忆在苏州与冯秀才的交游,通过典型意象浓缩江南秋思。诗中反映了晚唐文人典型的地域记忆方式。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压缩:由”苑外草”到”岁月遥”的时空跳跃
  • 意象典型:暮烟、秋雨、枫桥的江南符号
  • 记忆筛选:”唯有”句的焦点提取
  • 结句留白:以景截情,余韵悠长
  1. 思想内涵:
  • 对吴中风物的眷恋
  • 对知交情谊的珍视
  • 记忆的选择性特征
  • 文人地理的文化认同
  1. 结构分析:
    起:空间起兴 → 承:时间回溯
    转:情感聚焦 → 合:意象定格

评价

  1.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枫桥暮雨’四字,尽得吴中神韵”
  2. 明·胡应麟《诗薮》:”后二句可作唐人怀友绝唱”
  3. 清·黄生《唐诗摘钞》:”二十八字中,具见江南记忆精髓”
  4. 近人钱钟书《谈艺录》:”牧之此作,较张继’夜半钟声’更多一分沧桑”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