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秀才

杜牧

门掩青山相并居,爱君家法不萧疏。
锦囊举子能佳句,瑞鸟隐公多谏书。
学士八塼声价在,谪仙千首笑谈馀。
清朝第一他年事,且看归来著翠裾。

拼音

Mén yǎn qīng shān xiāng bìng jū,ài jūn jiā fǎ bù xiāo shū。
Jǐn náng jǔ zǐ néng jiā jù,ruì niǎo yǐn gōng duō jiàn shū。
Xué shì bā zhuān shēng jià zài,zhé xiān qiān shǒu xiào tán yú。
Qīng cháo dì yī tā nián shì,qiě kàn guī lái zhuó cuì jū。

注释

  1. 家法:家风家训
  2. 锦囊举子:用锦囊装诗文应考的学子
  3. 瑞鸟隐公:以祥瑞之鸟比喻隐士
  4. 八塼:指翰林学士(唐制学士入院需行八塼地)
  5. 谪仙:指李白(此处喻指友人)
  6. 翠裾:绿色官服(唐代五品以上服色)

译文

柴门掩映与青山为邻,
最爱君家严谨家风。
学子锦囊中常有佳句,
隐士如瑞鸟多献谏言。
翰林学士声望犹在,
诗仙千首供人笑谈。
他年必是朝中第一,
且待你穿绿袍归来。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杜牧41岁任黄州刺史时。赠予隐居的友人,表达对其仕途前景的期许。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并置:青山(隐)与翠裾(仕)的对照
  • 用典精当:八塼/谪仙的仕隐象征
  • 色彩暗示:翠裾的仕途前景
  • 结构对称:前四句写隐,后四句写仕
  1. 思想内涵:
  • 仕隐观:对隐士出仕的鼓励
  • 人才观: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评价
  • 政治观:对清明朝政的期待
  • 审美观:自然(青山)与人文(家法)的和谐

评价

  1.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
    “‘翠裾’之喻,见唐人仕宦情怀。”
  2.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五十六字,一部《士人出处图》。”
  3.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结句得盛唐气象。”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