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澧州张舍人笛

杜牧

发匀肉好生春岭,截玉钻星寄使君。
檀的染时痕半月,落梅飘处响穿云。
楼中威凤倾冠听,沙上惊鸿掠水分。
遥想紫泥封诏罢,夜深应隔禁墙闻。

拼音

Fā yún ròu hǎo shēng chūn lǐng,jié yù zuān xīng jì shǐ jūn。
Tán dì rǎn shí hén bàn yuè,luò méi piāo chù xiǎng chuān yún。
Lóu zhōng wēi fèng qīng guān tīng,shā shàng jīng hóng lüè shuǐ fēn。
Yáo xiǎng zǐ ní fēng zhào bà,yè shēn yīng gé jìn qiáng wén。

注释

  1. 发匀肉好:笛管质地均匀(典出《周礼》)
  2. 截玉钻星:形容笛子制作精良
  3. 檀的:檀木笛上的装饰斑点
  4. 威凤:喻指朝廷重臣
  5. 惊鸿:受惊的鸿雁(形容笛声效果)
  6. 紫泥封诏:用紫泥封印的诏书(指张舍人公务)

译文

匀称的笛管采自春山,
如玉似星寄赠使君。
檀木斑点如半月痕迹,
《落梅》曲响彻云霄。
楼阁中高官侧耳倾听,
沙滩上鸿雁惊飞掠水。
遥想您批完紫泥诏书,
深夜隔宫墙犹闻笛声。

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杜牧46岁任司勋员外郎时。通过描写赠笛,展现与张舍人的知音之交。

赏析

  1. 艺术特色:
  • 通感手法:将笛声转化为”惊鸿掠水”的视觉画面
  • 双线结构:明写赠笛,暗写知音
  • 意象群组:威凤/惊鸿的官民对照
  • 时空跳跃:从制笛到遥想夜闻的时空转换
  1. 思想内涵:
  • 音乐观:对笛艺的高度赞赏
  • 友情观:超越阶层的艺术共鸣
  • 政治观:公务与艺术的和谐共存
  • 审美观:人工(笛)与自然(鸿)的呼应

评价

  1.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
    “‘响穿云’三字,写尽笛艺神韵。”
  2.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
    “五十六字,一部《盛唐音乐志》。”
  3.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结句得李颀《琴歌》遗响。”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