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拼音
Dà mò fēng chén rì sè hūn,hóng qí bàn juǎn chū yuán mén。
Qián jūn yè zhàn táo hé běi,yǐ bào shēng qín tǔ yù hún。
注释
- 大漠:西北戈壁沙漠
- 日色昏:日光昏暗(沙尘暴)
- 红旗半卷:战旗半收(急行军状态)
- 辕门:军营大门
- 洮河:黄河支流(今甘肃临洮)
- 吐谷浑:西北少数民族(此代吐蕃)
译文
大漠风沙遮天蔽日,
红旗半卷冲出军营。
前锋昨夜洮河北岸激战,
已传来活捉敌酋的捷报。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十六年(728年)前后,王昌龄游历陇右时。记录唐军对吐蕃的闪电战胜利,展现盛唐军队的高效作战能力。
赏析
- 艺术特色:
- 动态叙事:从出征到捷报的时空压缩
- 色彩点睛:昏黄沙尘中的红旗视觉焦点
- 留白手法:省略战斗过程的史诗感
- 新闻笔法:”已报”的战地快讯效果
- 思想内涵:
- 战争观:速战速决的军事智慧
- 民族观:对吐蕃的战略威慑
- 审美观:暴力美学的诗意转化
- 传播观:捷报提振士气的社会功能
评价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
“二十八字,一部《陇右战记》。” - 清代黄生《唐诗摘钞》:
“‘已报’二字,如闻鼓角齐鸣。” - 近代林庚《唐诗综论》:
“盛唐军事自信的绝佳标本。”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