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阳太守念王孙,远谪沅溪何可论。
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报君恩。
拼音
chén yáng tài shǒu niàn wáng sūn,yuǎn zhé yuán xī hé kě lùn。
huáng hè qīng yún dāng yī jǔ,míng zhū tǔ zhù bào jūn ēn。
注释
- 辰阳太守:指诗中”司马太守”,具体人物待考(辰阳在今湖南辰溪)
- 王孙:诗人自指(源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
- 沅溪:沅江支流,指贬谪地龙标(今湖南黔阳)
- 黄鹤青云:复合意象(黄鹤象征高洁,《楚辞》意象;青云喻仕途,《史记》典)
- 明珠吐著:双关语(既指明珠发光,又喻才华施展,暗用《韩诗外传》”珠玉潜光”典)
译文
辰阳太守挂念我这贬谪之人,远放沅溪的苦楚怎堪细论。
愿如黄鹤乘青云振翅高飞,似明珠吐露光华报答君恩。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七载(748年)王昌龄贬任龙标尉期间。特殊背景:
- 政治处境:二次被贬的愤懑
- 地理特征:五溪蛮地的荒僻
- 心理状态:用世之志未泯
- 文学传统:楚辞比兴手法的继承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并置(黄鹤/青云/明珠)
- 时空压缩(辰阳-沅溪-青云)
- 情感张力(贬谪苦楚vs报国热忱)
- 楚风唐韵交融
- 思想内涵:
- 贬谪文学的新境界
- 士不遇主题的升华
- 儒家用世精神的坚守
- 盛唐气象的另类呈现
- 结构分析:
前联:现状陈述(空间阻隔)
后联:理想抒发(精神超越)
由实入虚结构
评价
-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青云明珠’之喻,得《离骚》遗韵”
- 明·陆时雍《唐诗镜》:”二十八字中含万里情”
-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龙标贬谪诗,当以此为第一”
- 近人闻一多:”盛唐贬谪诗的标高之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