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谷喷疾流,地中有雷集。
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
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
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
灵怪崇偏祠,废兴自兹邑。
沉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
吾闻被明典,盛德惟世及。
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
岂伊骇微险,将以循氓揖。
奔飞振吕梁,忠信亦我习。
波流浸已广,悔吝在所汲。
溪水有清源,褰裳靡沾湿。
拼音
yá gǔ pēn jí liú,dì zhōng yǒu léi jí。
bǎi quán shì xiāng dàng,jù shí jiē què lì。
tiào bō fèi zhēng róng,shēn chù bù kě yì。
hūn wéi jiāo lóng nù,qīng jiàn yún yǔ rù。
líng guài chóng piān cí,fèi xīng zì zī yì。
chén yín qǐng duō mèi,yán yǔ suì bù qì。
wú wén bèi míng diǎn,shèng dé wéi shì jí。
shēng rén zǎi shān chuān,xuè shí bào yuán xí。
qǐ yī hài wēi xiǎn,jiāng yǐ xún máng yī。
bēn fēi zhèn lǚ liáng,zhōng xìn yì wǒ xí。
bō liú jìn yǐ guǎng,huǐ lìn zài suǒ jí。
xī shuǐ yǒu qīng yuán,qiān cháng mí zhān shī。
注释
- 小敷谷:具体位置待考(疑在陕西蓝田附近)
- 龙潭祠:古代祈雨祭祀场所(《汉书·郊祀志》载民间祠祀制度)
- 吕梁:典出《庄子·达生》”吕梁悬水三十仞”
- 血食:祭祀用牲(《左传·庄公六年》”奉牲以告曰血食”)
- 褰裳:提起下裳(《诗经·郑风·褰裳》”褰裳涉溱”意象)
译文
山崖间喷涌急流,地底似雷声汇聚。
百道泉流相激荡,巨大岩石皆退避。
翻腾波浪势峥嵘,深处莫测不可汲。
昏暗时如蛟龙怒,清澈处见云雨入。
灵异偏爱此偏祠,兴废关联此城邑。
沉迷日久多昏昧,庙宇檐角久不葺。
我知典籍有明训,盛德当要世代继。
生民依托山川灵,血食祭祀报天地。
岂止惊骇险峻貌,更为教导众庶礼。
奔流可比吕梁瀑,忠信亦是我所习。
水流渐广漫四方,悔吝皆因自取汲。
溪水自有清澈源,提衣涉水不沾湿。
背景
此诗约作于开元中期(725-735年),反映:
- 民间信仰:唐代龙神崇拜的盛行
- 地理特征:秦岭北麓的水文奇观
- 思想倾向:儒家祭祀观与自然崇拜的融合
- 文学传统:延续《楚辞·九歌》的祠神诗传统
赏析
- 艺术突破:
- 视听通感(雷集/跳波)
- 阴阳对照(昏怒/清入)
- 今古互文(偏祠/明典)
- 结句澄明
- 思想价值:
- 对民间信仰的理性审视
- 儒家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盛唐山水诗的思想深度
- 祭祀文学的人文升华
- 结构密码:
景观→祭祀→哲理→修身
四重递进式结构
评价
- 宋·姚宽《西溪丛语》:”‘波流’四句,得《周易》’井渫不食’之旨”
- 明·杨慎《升庵诗话》:”龙标此作,可补《水经注》之遗”
-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后半议论,正大光明”
- 近人陈寅恪:”唐代民间祠祀的珍贵诗史”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