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大

王昌龄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拼音

jīng mén bù kān bié,kuàng nǎi xiāo xiāng qiū。
hé chù yáo wàng jūn,jiāng biān míng yuè lóu。

注释

  1. 胡大:友人名,排行第一(唐人习惯称排行)
  2. 荆门:今湖北荆门,唐代重要交通枢纽
  3. 潇湘:潇水与湘江合流处(今湖南永州一带)
  4. 明月楼:泛指临江楼阁(化用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意境)

译文

荆门之地已令人不堪离别,更何况在这潇湘的深秋。
往后该在何处遥望君影?唯有江边那座明月楼。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秋,王昌龄贬赴岭南途经荆湘时。诗中包含:

  1. 地理坐标:荆门至潇湘的水路路线
  2. 季节特征:南方秋景的特殊萧瑟感
  3. 情感原型:楚辞”悲秋”传统的延续
  4. 文人网络:盛唐士人的羁旅送别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叠加(荆门别/潇湘秋)
  • 虚实相生(实景/想象)
  • 意象浓缩(明月楼)
  • 结句空灵
  1. 情感表达:
  • 双重离别的叠加痛苦
  • 南方秋意的心理投射
  • 未来思念的空间预设
  • 盛唐贬谪文学的典型
  1. 结构密码:
    现实际遇→季节渲染→悬想未来
    三重情感递进

评价

  1.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不堪’、’况乃’四字,已说尽别恨”
  2. 明·钟惺《唐诗归》:”结句楼月,即太白’随风直到夜郎西’意”
  3. 清·黄生《唐诗摘钞》:”二十字中有万里情”
  4. 近人傅璇琮:”盛唐贬谪诗的情感标本”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