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拼音
yuàn bié qín chǔ shēn,jiāng zhōng qiū yún qǐ。
tiān cháng yǎo wú gé,yuè yǐng zài hán shuǐ。
注释
- 李十五:友人名,排行第十五(唐人习惯以排行相称)
- 秦楚:指陕西与湖南(王昌龄曾任职长安,时贬龙标)
- 秋云:秋季江雾(《楚辞·九怀》”秋风兮萧萧”意象)
- 寒水:指湘江(郦道元《水经注》”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
译文
秦楚之别的怨恨如此深重,江心秋雾正缓缓升腾。
天空辽远却无阻隔,明月倒映在寒江之中。
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七载(748年)秋,反映:
- 地理跨度:长安至龙标的贬谪路线
- 季节特征:湘江秋季的特殊气象
- 心理距离:政治失意者的空间感知
- 文学传统:屈贾贬谪文学的继承
赏析
- 艺术突破:
- 情感量化(怨别之”深”)
- 气象象征(秋云/寒水)
- 空间悖论(天长无隔/月影临水)
- 结句空灵
- 情感结构:
直抒怨别→气象烘托→哲理超越→意象定格
四重抒情层次 - 意象系统:
- “秦楚”的政治地理符号
- “秋云”的愁绪载体
- “月影”的精神共照
评价
-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月影寒水’四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 明·唐汝询《唐诗解》:”后二句即太白’我寄愁心与明月’意”
-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二十字中具万里情”
- 近人闻一多:”盛唐贬谪诗的空间诗学”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