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二首·其一

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拼音

Wú jī yuè yàn chǔ wáng fēi,zhēng nòng lián zhōu shuǐ shī yī。
Lái shí pǔ kǒu huā yíng rù,cǎi bà jiāng tóu yuè sòng guī。

注释

  1. 吴姬越艳:吴越美女
  2. 楚王妃:借指贵族女子
  3. 莲舟:采莲小船
  4. 浦口:水滨
  5. 花迎入:鲜花迎接

译文

吴越美女与贵族妃嫔,
争划莲舟溅湿罗裙。
来时渡口鲜花相迎,
采罢归途明月相送。

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游历江南时。描绘江南水乡女子采莲的欢乐场景,展现盛唐时期民间生活的诗意画面。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转换:晨出(花迎)→暮归(月送)
  • 动静结合:争渡(动)与花月(静)
  • 色彩运用:吴姬越艳的视觉美感
  • 对仗工整:来/采、花/月的时空呼应
  1. 思想内涵:
  • 劳动观:对生产活动的诗意升华
  • 女性观:不同阶层女子的和谐共处
  • 自然观:人花月的水墨意境
  • 审美观:劳动场景的艺术化呈现

评价

  1. 宋代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
    “‘花迎”月送’,天然妙对。”
  2. 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
    “二十八字,一部《江南采莲图》。”
  3. 清代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结句如画,余韵绕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