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拼音

Hé yè luó qún yī sè cái,fú róng xiàng liǎn liǎng biān kāi。
Luàn rù chí zhōng kàn bù jiàn,wén gē shǐ jué yǒu rén lái。

注释

  1. 荷叶罗裙:裙似荷叶般碧绿
  2. 一色裁:同色剪裁(浑然一体)
  3. 芙蓉:荷花(喻女子面容)
  4. 乱入:混入、融入
  5. 闻歌:听到歌声

译文

罗裙与荷叶同色剪裁,
荷花向着脸庞两边绽开。
混入莲池全然不见身影,
听到歌声才知有人过来。

背景

此诗与《采莲曲·其一》同为开元十五年(727年)作品,通过人荷难辨的巧妙构思,展现江南采莲女的自然之美。

赏析

  1. 艺术特色:
  • 人景交融:罗裙/荷叶、面容/荷花的视觉叠印
  • 通感运用:视觉(不见)→听觉(闻歌)的转换
  • 留白手法:”看不见”的想象空间
  • 动态捕捉:”始觉”的惊喜感
  1. 思想内涵:
  • 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审美观:天然去雕饰的至高境界
  • 劳动观:生产活动的艺术升华
  • 存在观:若隐若现的生命诗意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
    “‘看不见’三字,妙在有无间。”
  2. 明代胡应麟《诗薮》:
    “二十八字,一部《天人合一论》。”
  3.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结句如空谷传响,余韵无穷。”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